TAG:暖氣片控制閥/暖氣片溫控閥
摘要:暖氣片溫控閥的安裝位置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如何科學的安裝暖氣片溫控閥是十分重要的。
暖氣片恒溫閥一般安裝在每臺暖氣片的進水管上或分戶采暖系統的總入口進水管上。尤其是對內置式傳感器不主張垂直安裝,因為閥體和表面管道的熱效應可能會導致恒溫控制器的錯誤動作,應確保恒溫閥的傳感器能夠感應到市內環流空氣的溫度,不得被窗簾盒、暖氣罩等覆蓋。
為了減少投資,提出在戶內系統(一戶一個供暖系統)上只裝一個溫控閥的方案。通常的情況下,應該每一組暖氣片(即每個房間)上安裝一個溫控閥。為了減少投資,提出在戶內系統(一戶一個供暖系統)上只裝一個溫控閥的方案。下面首先分析單管系統的熱特性,即流量與室溫的變化規律,并指出溫控閥的安裝方法。
單管戶內系統只在末端房間裝一個溫控閥。利用熱網工況模擬分析軟件對一個五層樓的上分式單管順流系統(也適用于戶內單管順流系統)進行計算,其結果見表1。表1為供水溫度恒定的情況,這種情況較符合一個大的供熱系統出現流量分配不均的實際工況,因而具有代表性。在設計外溫下,凡實際流量小于設計流量的(相對流量小于1),均出現上層熱、下層冷的現象;凡實際流量大于設計流量的(相對流量大于1.0)都發生上層冷、下層熱的情形。
表1:上分式單管順流系統供水溫度恒定時流量與室溫變化
室溫(℃) 相對流量(%) | 5層 | 4層 | 3層 | 2層 | 1層 |
1.80 | 18.5 | 18.7 | 18.9 | 19.3 | 19.6 |
1.00 | 18.6 | 18.3 | 18.2 | 17.7 | 17.5 |
0.48 | 17.8 | 16.8 | 15.8 | 14.8 | 13.5 |
0.24 | 17.3 | 15.3 | 12.3 | 9.9 | 8.6 |
注:供水溫度81℃
上述室溫與流量之間的變化規律,具有普遍性。當室外溫度不等于設計外溫時。這種變化規律仍然存在,所不同的只是在設計外溫,即氣溫**冷時,系統垂直失調**嚴重,也就是**高層與**低層之間的室溫偏差**大;隨著氣溫變暖,垂直失調也逐漸趨緩。單管系統發生這種垂直失調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流量變化與暖氣片表面溫度的變化不一致所造成的。
一般而言,暖氣片的散熱量主要取決于暖氣片的表面平均溫度。在設計狀態下,暖氣片傳熱面積的選取,都是根據設計工況下,各層暖氣片的設計表面平均溫度計算的。但在實際運行中,由于流量分配不均,各層暖氣片的表面平均溫度的變化比率將與設計工況發生差異。當立管實際的流量小于設計流量(即相對流量小于1.0)時,立管的供、回水溫差即大于設計時的溫差,此時上層暖氣片的表面平均溫度比下層的暖氣片表面平均溫度更有
利于散熱,因而出現上熱下冷現象;相對流量大于1.0時,情況正相反。
單管系統垂直失調的特點是流量愈大,末端房間室溫愈高;流量愈小,末端房間室溫愈低,根據這種熱特性,對于單管系統,每戶一個溫控閥,應該按如下原則安:
(1)對于單管順流的戶內系統,一個溫控閥應該裝在該戶內系統**末端房間的暖氣片上;
(2)對于帶跨越管的單管戶內系統,一個溫控閥應裝在戶內系統的入口供水管或回水管上,該溫控閥的遠程溫度傳感器需放在戶內系統**末端房間里;
(3)對于舊建筑的上分式單管順流系統,每根立管的一個溫控閥,應裝在**底層房間的暖氣片上,此時,供熱量應采用熱量分配器計量。 應該指出:這種溫控閥的使用方法,其優點是既提高了供暖系統的調節性能,又能減少工程的初投資;其缺點是每戶各房間的室溫為同一標準,不能隨心所欲的進行調節。
雙管戶內系統一個溫控閥裝在戶內入口處。雙管系統的垂直失調,是由于自然循環作用壓頭的變化引起系統流量變化而產生的。這種系統,**理想的方案是在每個暖氣片上都裝溫控閥。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不愿意增加投資,取消了所有的溫控閥,盡管在戶內系統中,不會出現嚴重失調現象,但必然導致樓內各層之間的垂直失調。在工程實踐中,也證明了這一點。為降低造價,又不影響供暖系統的調節功能,在雙管戶內系統中,在戶內入口處裝置一個溫控閥,其遠程溫度傳感器可放置任何房間。這一方案,雖然每房間的室溫調節缺乏靈活性,但卻改善了樓內各層之間的冷熱不均,比較符合目前國內的經濟狀況。
本文出自新飛暖氣片官網,轉載須注明出處,并加上可鏈接回原文的網址,否則會追究法律責任。
新飛散熱器全國600多家經銷商
竭誠為您服務!
地址:中國·新鄉小店工業區